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

网上有关“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网上有关“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今天我说说几个我比较看好的公司或者行业吧,这种看好是整体的评判结果,不是某个单一维度上的看好。

1,保险

保险这个行业呢,不知别人怎么看,我觉得保险带点消费属性的,而且这个行业,眼光往远看一望无际,往近看满是泥泞。

很简单的一个数据,美国人均保单7张/人,中国1张都不到,至少我身边自己的感受是,最近这几年保险的需求渐渐上来了,我家里人也在非常积极的配置,毕竟这个东西是对人也是一种保障嘛!

这是往远看,如果往近看,大家一定能看出很多点来解释现在保险行业滞涨,比如利率下行,比如金融开放,比如寿险改革......

但其实大家如果稍微翻一翻国外一些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史,比如美德日,你就会发现,它们也是在利差受到重创的时候,在利率下行的时候做出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提高死差和费差的占比,也是在那个时候,这些国家才从储蓄型理财型的产品转向纯保障型的产品。

当你把这些国家的保险发展史一遍一遍看过来,你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现在的保险行业完全跟随着它们的脚步,现在正处于一个转折的时期,蹲下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为什么是平安?

从大的格局来看,保险行业是几家公司搓麻将,市场空间大,但竞争对手少,就算金融开放了,新进入的竞争者很难对本土的公司造成致命的影响。

从小的方面看,平安是国内上市公司重唯一一家可以靠死差和费差还能活下来的公司,而改革说白了就是为了朝着这方面发展,平安可以说是先比其他公司往前先往前走了一步。

至于什么管理层变动这些,都不是主要矛盾,一家发展了几十年的上市公司,它们的内部早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系统架构,单个管理层的去留影响不了公司的根基。

当然,对于保险行业或者平安这家公司更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去我公众号翻翻历史文章,这里篇幅肯定不够。

那好,很多人说我买平安很难受,因为它就是不涨,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很无语。

平安15年牛市过后,横盘了整整2年,接着18年整整又是横盘1年,再然后,就是今年,总共才横盘了4个月,要不是因为疫情,怎么可能给你更便宜的筹码。

平安股价走势

但你回顾过去你就会发现,平安的股价一直是台阶式的缓步上升的。只用了5年时间,从30元涨到了最高的90元,这几年里,哪怕你没有买在最高点,但其实获得可观的收益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那么请问,从3月到现在这4个月的时间长吗?

最近这几个月,大家把平安骂的够呛,但如果你深入了解这家公司之后,不涨对你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认为是坏事,至少你难受还是因为你不了解。

无独有偶,大家总说上海机场6年翻了8倍,但成功的背后也是沉淀了很多心酸,上海机场16年的时候也被人诟病,因为上海机场整整横盘了2年,而同期的稍微差不多的公司都涨的比它好,你站在当时不一定有现在舒服。

上海机场股价走势

所以我跟很多朋友说,平安这种公司,最适合你犯点事,然后判了10年,进去之前买入的公司,出来的时候保准给你一个惊喜。

这公司,短期没法看,越看越气人,马明哲都说了平安只适合长持不适合短线。

所以这个就看大家的偏好吧。如果你的视角没那么长,就想赚个快钱,我提醒了不止一次,千万别买,跌了别叫唤,平安这家公司,我是作为底仓去配置的,我还是比较看好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的,长期来看获得可观的收益还是不难的。

2,中概股

中概股我们也说了很多次了,最近一次说它是在今年的5月份。到今天收盘为止,目前上涨幅度有50%~60%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腾讯刚刚发布了一季报,业绩大好,它背后反应的是一系列中概股的情况。

今年疫情让更多人待在家里,使得这些互联网公司业绩大增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每个人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

别的咱不说,就单单线上办公这一块疫情期间反而是公司业务爆发增长的时期,阿里的钉钉,腾讯的腾讯会议.....因为疫情反而使得用户量暴增,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拓展进一步扩大。

同时也让更多之前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技术的人群了解到互联网,比如之前只会用单一软件的用户,现在在家没事干会用的更多了,还有家里年纪大的人,现在也开始渐渐会点外卖,购物,以及在视频网站看新闻。

而这些公司又都是我国顶尖的优秀互联网企业。所以这一块一直是我比较喜欢且看重的。

关于投资的话,个股我只买过腾讯,原因和理由也很简单,我没有美股账户买不了其他的,哈哈。

当然,我关注的是中概互联,因为它可以解决我们普通人买不到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的难题。

目前,这个标的的估值呢,肯定是比我们当初说它的时候贵,但现在还处于一个合理偏下一点的估值。

也许,随着中美的摩擦还可以给没上车的各位砸一个坑,总之呢,这个方向是我长期看好的一个方向。

3,消费,医药

我长期看好的三个进攻性的方向,一个是医药,一个是消费,还有就是中概股,其中前两个现在太贵,最后一个中概股,至少从整体估值来看,还不至于到了有泡沐的阶段。

老朋友应该知道,目前这俩个行业我们只研究过洋河,泰格,恩华,华东。

其中华东因为集采比较伤,所以中间股价一顿暴跌,不过目前来看现在基本收复了失地了,现在还不至于赔钱。这公司不建议大仓位,集采这个事悬着总不是个办法。

虽然今年它不及茅五那样的迅猛,但目前来说,洋河给我的收益我反正自己是知足了,它和茅五的区别就在于,洋河我知道它最坏能跌到哪,但是茅五我不敢说,至少站在当时我不敢说,投资投的不就是确定性嘛,现在都是后视镜。

总的来说,上面这四家公司虽然个别公司中间不太好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涨幅都还是比较不错的。

当然,医药和消费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一个面,未来我自己肯定是会继续持续关注的,对于这些赛道好的优质公司,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价格甚至合理偏上一点的价格去买入,就看市场会不会给机会了。

4,机场股

我们上面说平安的时候提了一嘴上海机场,大家都知道,疫情以来机场股一直被压制,直到现在也是萎靡不振。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大多数机场的股的看点都在非航业务上,以上海机场为例吧,上海机场的主要盈利收入来源都是非航业务上面,而非航业务中主要的收入增量是免税这一块,但免税这一块的说到底还是人流,而且必须是国际航班的人流。

没人流,机场就是个空壳子,免税的业绩肯定起不来,尤其外围疫情控制的远没有国内好,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外围如果不好的话,国内的机场股其实一直是会被压制的。

机场股现在大部分早已变成了消费属性,没人,尤其对于免税业务,没有国际航班的人流,消费个pi啊。

我之所以看好,是因为它们的确定性就在于,只要有人,业绩就立马反转,这是很多行业很难有的确定性,长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场的免税业务依然有很广阔的空间。

所以,我在社群里也一直和大家说,后半年机场股是重点伏击的目标之一,当你已经明显看到外围好转的时候,那时候股价早已反应出来了,所以我们就是趁着这段压制期,放下心来慢慢的布局。

我个人是喜欢这种慢慢播种的过程的。

5,猪肉后周期

我们都知道今年猪肉股涨了不少了,你看看牧原股份都涨成什么样了,但猪肉说到底依然是周期性的品种。

虽然今年猪瘟;疫情或者南方的大水延长了猪周期,但本质上这个周期并不会改变,可能延后,但不会打破周期。

现在去买猪肉股,不是说不能赚钱,只是说你现在进去完全是吃鱼尾,猪肉还能牛多久,说实在的真不好估量,但至少一点可以肯定地是,猪肉现在已经在周期景气高点了。

我个人的风格是,从来不喜欢吃别人剩下的鱼尾行情,我喜欢从鱼头啃,这点大家从我昨天说上海机场地例子你应该也能感觉到。

所以,我一直关注猪肉后周期的品种,也就是说当猪变多的时候利好的品种,比如我们今年上半年专门伏击了生物股份这家公司,它是猪疫苗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我只在社群里说这家公司,现在已经从低点涨了40%了,这还是今天大跌之后的收益。

所以今天我公开说出来,也不怕他们说我,同时呢,最近我们也重点关注了,猪肉下游饲料的后周期品种

总之呢,目前我认为猪肉后周期的品种远没有结束。理由很简单,现在猪肉周期还没完,啥时候不炒猪肉了,猪肉后周期的品种才可能大有起色。

说出来,也是希望给大家未来投资有个方向。

6,地产

说到这,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你咋说地产股啊,啥烂行业了。

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一点,我承认地产现在已经从过去的黄金十年慢慢褪下来,也就是说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成熟期。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成熟期的行业是不值得投资的,但其实成熟期和成长期的投资模式是不同的。

你去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来,或者国外行业的发展情况,一般在高速成长时期的时候,你投资哪个公司都差不了,因为风在猪都会起。

但当一个行业开始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它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向龙头集中,道理很简单,当一个行业进去成熟期,它们的红利渐渐退去,这时候没有资本和能力竞争力较差的小公司会渐渐的被淘汰,最后这个市场里剩下的都是强者更强的公司。

就比如家电行业,美的和格力都是这个行业进入成熟期才开始起来的,最初的家电行业虽然处于高速成长期,但竞争特别激烈,格力当时还是个小弟弟,但是就是因为公司自身的竞争力使得行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市场份额一步步向其集中最终成为了家电行业的龙头。

当然,地产和家电严格意义并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行业如果进入成熟期,那么未来一定会向头部公司聚积,因为成熟期的行业拼得是资源和规模。

包括现在的地产行业,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整个行业处于成熟期,但市场的集中度是越来越向头部集中了。

所以,我们投资地产的逻辑也很简单,只聚焦头部,只有大企业,才能拼的起资源和规模,资源规模的背后拼的是拿地成本和融资成本。

包括今年这么严峻的情况下,地产的头部企业依然可以在上半年保持稳健的增长,保利地产6月单月同比增长65%。

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

我认为地产最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上面这些,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我知道它的“底”大概在哪?比如万科我知道它大概跌到25左右的时候,就跌不动了。(只为举例,不构成投资建议)

尤其是像今天这种大跌,当你知道它底在哪的时候,你反而会很安心,试问如果你手里拿着几百pe的公司你会怎么想?

因此,这种公司的确定性就是告诉你,它的底在哪。

有人说今年地产很垃圾,事实真的如此吗?

截至今天大跌之后,万科和保利这俩公司的股息都有4%~5%左右。

而且,这还是大跌一直跌下来的收益,更何况地产这一波又跌回到了低估的区域。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定义差公司,如果这也算差的话,难道买几百pe的公司就一定好吗?

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长期来看,地产类的龙头公司获得可观的收益,比如20%左右的收益并不难,但你要想赚到超额收益,那么不要从这个行业里面找。

赚一倍都嫌少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可能会让你失望。

7,科技,新能车

像新能源,科技,5G这些,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行业趋势,政策导向,资金偏好,甚至未来前景,都使得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的聚焦点。

如果大家拿里面的大多数公司的财报来看,肯定不如某些核心资产的财报好看,甚至估值更是不便宜。

但科技股代表着未来,想象空间很大,这样的公司,其实说白了,投资就是投个预期,投的那个势。

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利润增长30%~40%正常我们的估值是30~40pe是合理的。

但是因为科技股有这个势在,本身这个势也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溢价的,所以如果同样的质地的公司增长都是相同的,那么科技股可能会有更多的溢价。

但这个溢价多高,持续多久,取决于这个势的持久度。

正因为势这个东西很难把握,你说给它估值多少,溢价多少,这东西没胡数的。

虽然市面上流传出很多对于这些公司的方法,但我认为这些估值无非不过就是解释现在为什么这样的估值。

现在的情况就是,稍微能看的公司,太贵,一般的公司又看不起。

这方面可以关注一下科技ETF、新能车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就像我们前面说地产行业的时候,这些行业本来就是新型行业,风来了,猪都会起来。

所以投资相关产业的ETF也是一种不错的参与手段。

反正定投是成本最小的一种做法了,也没多少钱,也算跟着国家的脚步走了,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个人觉得腾讯才是最大的科技股,买了腾讯也相当于参与科技股了。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这两个行业理解产业逻辑和行业趋势更重要,不能看估值,看了估值没法参与。

8,零售银行

传统的银行是最适合作为门票股打新的,我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谁买银行亏钱的,亏钱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没拿住的。

大家看问题喜欢一刀切,看见银行不涨就骂银行烂,但其实银行也有香饽饽的时候:

当然,我今天说的并不是传统银行,毕竟传统银行基本算是稳定了,没啥大花头。

我更喜欢以招行为首的零售类的银行。对于银行业零售类的优质公司一直享有超于同行业的估值溢价,包括今年疫情这么严重,其实这些公司的估值一直处于行业均值以上,至少从来没有小于过1pb。

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1,盈利增速高于同行业。2,roe优于同行业。3,银行的专项指标优于同行业。

因此,对于优质的零售银行,我认为他们是银行业里的进攻性品种,弹性更好,而且成长性还是比较可观的。

今年疫情又叠加金融让利实体背景,所以使得高杠杆的行业一直被压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是,这些都是短期因素,要不是因为这些因素,这些优质的常年高溢价的零售银行很难跌下来。

同时,银行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行业,很多原来我们高攀不起的公司,比如招行,宁波,平安银行,这时候说不准还可以给咱们砸出一个坑。

银行说到底也是有周期性的,越是经济差的时候,银行公司越低迷,相反,经济复苏也会带动银行业的上涨。所以,今天不好,不代表明天也不好。

今年以来,虽然银行业整体比较疲软,但像宁波,招商,平安这种零售类的银行相对整个行业板块来说依然是比较坚挺的,这些公司平时的话,很难有太低估值,也许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播种的时候。

9,检测行业

这个行业是我第一次说,是我最近刚刚关注的,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具体的公司。

但这个也是我未来可能长期深耕的方向。

这个行业整体的行业规模增速还是比较快的。

而且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并且是我认为的朝阳行业,道理很简单,检测这个东西它是多频次多品类的去做,比如大家开的汽车,每年都得年检吧,包括现在工程项目的检测,以及环境检测,食品检测,等等等等,这些可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而且未来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品类。

你可以发现它是一个赛道很长很宽的一个行业,所以未来我可能会稍微的研究研究,就目前来看,该行业内的公司现在并不便宜,我也在观察。

总的来说,我当下看好的行业和公司大体就是这么多吧,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提,留着以后合适的时机去说。

我可能更喜欢从鱼头开始吃,而不是别人吃了之后我上来凑个热闹。

关于市场的东西,短期真的没啥可说的,你要是聚焦的是半年,一年,甚至3年后,现在的波动都是挠痒痒。

疫情以后不过才过去4个月,现在说胜负一切都为时尚早。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专注具体公司,具体的标的,别管其他的,雷劈下来你必须在场。

要我说还是那句话,管他下周涨跌呢,周末出啥幺蛾子,你放假了就带上老婆孩子旅旅游,逛逛街,不也挺美的嘛,投资总归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全文完。

劲哥 问:以前博士说了很多成长股,后来才发现也喜欢周期股,以前博士爱谈peg,后来发现连净利润为负的猪票都在上,总是赶不上您的思维,后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博士理念的精髓其实是以强度在选股,只要图形反应出了足够的强度将要形成趋势都可以上,至于净利润断层、rps、不随大盘新低、先于大盘走强、突破日放量、新高、反转、板块效应等等等等,都是强势因子,在说明这将成为强势股,然后结合概率思维、低风险买入点等建仓持仓,不知道这样理解对吗?

陶博士:基本同意。补充一点:周期股不能看PEG的。

逆流的鱼 问:博士好,问题有点多

1.博士以站上年线作为选股指标,那对于金牌这种是通过行业效应从上到下选择到的么?

2.博士以rps优先,是因为rps是基本面的直观体现,而体现的业绩支撑不一定现阶段可见的,也可以是未来可预期的,比如现阶段的猪票?只要背后有赚钱的逻辑就好?

3.关于指数中期信号,在欧奈尔的书中是否有提及过,期待博士能有关于这方面更多的叙述

陶博士:1、金牌是净利润断层之后,我才关注到的。2、RPS+板块效应+逻辑,优先。3、没有提过,那是我的独创。

chen 问:博士,详细讲讲您的复盘流程

陶博士:我现在就是仅仅看一下我那个板块中的接近一个新高的股票,看看有没有心仪的新姨太

书画人生问: 博士是专门紧盯自己熟悉的几个行业还是哪个强度高做哪个?

陶博士:所有股票都是我量化的候选对象。哪个强度高,哪个形态漂亮,我就上哪个

Sun 问:博士新年好,

我的第一个问题,根据过去12个月的表现选股并持有3个月;但超过12个月时,动量溢价就会消失。这两者是否矛盾?

第二个问题,您能否将您认为漂亮值得看的图形选出一些让我们学习

第三个问题,前段时间5G也是板块强势,为何里面的反转股您从未提到过,我从您的网友答复中揣测您倾向于其是题材而非业绩,能讲讲吗

这么多问题,麻烦博士了,谢谢

陶博士:1、不矛盾,建议您认真读读书中的原文。2、我不能讲现在的股票,我必须回避荐股的嫌疑。历史上的股票,我讲过很多的。历史上的普利、泰格、恒立、顺鑫。3、5G股票,我没有参与,我对于技术类的股票,有心理障碍,我历史上从来没有在技术类的股票上赚过大钱。这类股票的竞争格局,容易被颠覆

简单爱 问:博士,自律的交易者这本心理学大师说成功的交易80%是靠心理、只有20%靠方法,你的公众号已经把你的春秋大梦的操作体系都呈现出来了,受益者众多!感谢博士的付出,能否多说说选股之外的东西?一定还有核心的没有透露。

陶博士:我有自己对于股票的图形的感觉,这个没法透露。任何一只股票,我只要看一下图形,我就能决定我有没有兴趣去研究他的基本面。能够引起我兴趣的股票,少之又少。我这种感觉,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哈哈。其实,最核心的内容,我也讲过了,我喜欢形态紧凑的股票,这意味着指数下跌时而不跌股票,我最喜欢。

小志志 问:博士介绍的几本书,我也看过其中一部分。从趋势分析,很多理论赞成双底或多底,其中破前低的走势更看好。但是常规的逻辑又是不破新低更强势,应该怎么分辨

陶博士:我喜欢指数新低,个股不新低的股票

彭毓凡问: 陶博士,你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说在选股方面,基本上只看图形,很少看基本面,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踏到雷,有的雷因为连续跌停而无法及时止损,怎么办?

陶博士:今年的雷,都是图形很差的。如果坚持看图,不容易踩到雷的。

胡平凡 问:博士好,请问您基本面分析的框架是什么样的,另外如何分析两家公司未来的确定性和竞争优势?

陶博士:建议阅读《股票魔法师》。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真正的基本面分析框架应该是读《证券分析》这本书的,不过,我这本书,我没有读完过。

谈亮问: 博士您说很少看财报,那么基本面分析靠什么呢?机构研报?还是行业新闻?还是什么其他资料?关键性的财务指标除了净利润增长就不看了吗?

陶博士:我主要还是看机构研报,看公司的利润增长点的逻辑在哪里

charles熊 问:如何最终筛选出个股的?基本面方面一般怎么考虑?谢谢陶博。

陶博士:在接近一年新高的月线反转股票中,我主要是看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是不是具有加速上涨的特征。基本面,无论如何看,最终都归结到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是不是超预期增长。

bobo 问:陶博新年好!以猪肉双雄为例,确实走势好,也有强逻辑。但是基金持仓和现在的业绩,都没有达到标准。这种情况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陶博士:我个人偏向于以RPS强度优先一切的原则,2007年底投机冠农股份的时候,形态和RPS强度表明是当时的最强品种,但当时业绩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拐点。现在的猪肉,板块效应和RPS强度,是目前最强的中长线品种,这样的周期性股票,等将来业绩真正反转的时候,也许就快到顶了。

不忘初心问:弱弱的问一句,你给萍儿推荐的股票加仓后又减了吗?

如果买点错误,止损是必须的。这个不用赘述。同一个股票,我操作能赚钱,而且在股价没怎么涨的情况,居然也能大赚。这就是职业投机者与业余投资者的区别。职业投机者,一般知道大部分突破都是假突破,一般会选择低吸高抛,一般会选择在下边缘买入股票,一般在上边缘卖出或者减仓股票。业余投资者正相反

TYS 问:请教博士,您说安全买点是突破后的,首次回调10日,20日,50日,120日线,但如果在10 日线买了,有可能跌到20、50、120日线啊,怎么确定会跌倒哪儿呢?博士一定帮我解答哦,困扰了好久。

陶博士:当我错过第一个启动的买点(口袋支点和突破长期平台的起跳点)之后,我通常会选择在10日线附近买入。我说的首次10日线、首次20日线、首次50日线、首次120日线,是有重要前提的。肯定不是说所有股票的10日线、20日线、50日线和120日线都是我偏好的买点。

我说的重要前提,包括但不限于:个股RPS肯定在90以上,前期经历一个高度完整的中期调整或者一个长期整理平台,短期内的涨幅很大,我错过了第一个启动的买点(口袋支点和突破长期平台的起跳点)之后,才会选择后面的首次10日线、首次20日线、首次50日线的买点。

老陈醋 问:博士新年好,您说过,投资的王道是在恰当的时机买入一只确定具有N倍成长空间的长线股,与企业共同成长。请问如何判断一只股是否具有N倍成长空间?另一个问题,首次下探10、20、50日均线买点,如何尽量避免买入后一路向下的情况?多谢博士老师。

陶博士:股票是否具有N倍的成长空间,与公司的基本面密切相关,也与指数的位置密切相关,指数位置越低,具有N倍空间的概率越大。正确的股票,正确的买点,首次下探10日线的买点之后,一路向下的概率,对于我来说,并不高。如果真的碰到 了,要敢于止损

邱瑾 问:博士,您好!请教您2个问题 1.已经月线反转的股票,回到120日是一个加仓点和止损之间怎么判断呢?这期间基本面都没啥消息:2.怎么判断是走歪了,还是有可能有主升呢?我看了您提到的大牛股,发现很多不破50日线的,这是不是个大概率标准?目前做实验持仓您的金股,努力发现规律。

陶博士:事实上, 最赚钱的股票,我是在回踩10日线的时候买入。除了偶尔用过50日线的买点,120日线的买点,最近几年,我很少运用。只有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中用过120日线的买点

古月胡 问:您好!陶博士:都是月线反转的股票,您对高价股和低价股同样对待吗?比如深南电路现在都超过100元了,走势很强!很想介入,但是觉得价格好高而犹豫。感谢您解惑!谢谢!

陶博士:这个股票的最近的一个买点是1月30日的10日线下方,这个点买入,应该很难有止损的机会了。

2010 问:陶博士好,有个问题一直不明白,卫宁健康2018年9月3日和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突破前期新高,上升趋势已经形成,而且公司基本面也挺好,按理说直接加仓了。但买入就会被套,为什么会这样?以后我们小散碰见类似基本面好又新高的股该如何操作?请赐教。

陶博士:熊市里,新高往往是坑。卫宁,就是典型的坑。这个是高位平台向上突破,得小心为上,在指数熊市里。另外,基本面的估值也是需要考虑的

Livermore 问:创一年或历史新高的模式会不会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而失效呢?还有一个关于指数基金的问题,可不可以在一个历史低点,而且只在历史性的低点附近,比如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左右开始定投或者一次性买入,然后一直持有,如何?

陶博士:我很少推荐在新高的时候直接买入。大多数新高的时候,在过去两年中,都是坑。在指数的最低点买入一直持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汉山瑶水 问:感谢博士,祝猪年更上一层楼!请教一下,轮动操作时如何克服犹豫不决和患得患失?持有的股票有盈利但没有走到预设的止盈点,卖出不坚决,导致没有资金及时换入新股。有的时间窗口真的太短,稍一犹豫就错过了,错过了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操作。

陶博士:错过的机会很多的啊。例如1月30日的深南电路的10日线下方的买点,我就错过了。市场上的新姨太很多的,错过了就错过了。等待下一个机会就是了

康 问:月线反转股,且净利润断层,发现并研究后,觉得基本面,还有前景都不错,但是已高出买点10个点,按照欧耐尔的说法,超出买点就不要再买了,但是根据今年板块行业和此股盈利预估,至少今年上半年每季度还能维持较高增长率,预估股价至少还有50个点的增长,纠结到底入还是不入。

陶博士:坚持正确的买点。好股票通常不止一个买点的

Apocalypse 问:博士新年好,我想请问下卖出的条件是什么?谢谢

陶博士:我现在是满仓轮动的操作模式,有这么几个卖出条件:一是触发止损时,卖出。二是,走势不如预期的强,可能会卖出。第三,新发现更加理想的品种,会换仓。

刘德礼问: 最近仔细观察了不少大牛股的主升浪,也就是博士的第二阶段,都是一次呵成,基本没有回调到20日线之下的,是否可以把跌破二十日线作为止损点,来做第二阶段的股票呢?

陶博士:最强势的股票,例如2018年4月启动的顺鑫农业,如果错过了4月初的启动点,剩下就只有一次下10日线的绝佳加仓点。这样的股票,才是我心目中的绝色姨太太。平庸的股票,跌破20日线就是止赢点了。

kaka 问:请教博士,18年这样的跌势降低仓位不满仓是不是个更好的选择?另外08,15年这样的跌势满仓轮动感觉也不太合适,我的意思就是说牛市刚顶峰之后的一年里,假设,所谓的a浪下跌里空仓更合适,请博士指教。

陶博士:牛市见顶之后的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这段回避就可以了。事实上,2016年3月至现在,满仓轮换我曾经列举的月线反转经典的股票,不用考虑指数的。

曾旷伦.钦宏 问:陶博,请问顺鑫农业,合兴包装,泰格医药的仓位你是一次买到位吗?谢谢!

陶博士:一次买够仓位。

光年 问:想请教陶博士,您每次买入股票是在正确的买点一次性买入,还是在正确的买点,仍然分成几次买入?据我观察,并不是所有的强势股票在碰及均线,都马上反弹。如果止损设得过于严格,有可能会导致,一方面极力寻找最佳买点而踏空,另一方面,在小的震荡面前就被震出来了。

陶博士:我一般在我喜欢的买点,一次买到足够的仓位。如果走势不如预期,一般情况下不会加仓。如果走势强于预期,可能会适度加仓

观潮听涛 问:您好博士,再请教一个问题:比如现在我娶了七房新姨太,可资金只有二十万,知道娶的太多了,可她们都符合标准,而且她们现在都是已经红了,让人难以取舍。请问您遇到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谢谢

陶博士:我可能会再适当集中一点。加仓两三个最为看好的品种。

探索者朱wei 问:博士,新年好,请问您真的是博士吗我觉得您讲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选股的,以后能不能在仓位管理和买卖点方面多讲讲。

还有一个是基本面分析的综合决策,这可能属于艺术层面吧,要很长的积累。希望博士您以后也能多指点。

陶博士:我当然真的是博士毕业的。仓位管理和买卖点方面,我以前的文章也有讲过的。仓位管理主要是在这篇文章里:《我的资金管理(20170612)》。

仓位管理,不同的模式,管理方法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喜欢重仓一两个品种。这需要对公司基本面有充分的研究,对公司的基本面有足够的信心。这样的管理模式,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我现在的仓位管理,倾向于持有四至五只品种,并不是平均持有,最看好的品种的仓位,有可能会超过3成。

孟 问:博士,您也是从小资金做起来的吧,小资金有什么办法能尽量快的做大吗?您说的那几个从几万做到上亿大概用了多少年呢,用的哪类方法呢?

陶博士:十几年的时间吧,基本上都是重仓一两只品种、满仓轮动,不理会指标的幸运的成功者。

公子百年-周多林问: 陶博士好,非常感谢博士的分享。我统计了2001-2018年近20年指数涨跌时间分布,发现有明显的规律。每年1-4月是投资的黄金时间,4月下旬-6月高度凶险。大牛市一般分为两个进程,第一段非常缓和,第二段快而猛。牛市筑顶后,就会脉冲式急速下跌,至少三轮下跌才会见底。一般熊市持续四年左右。请问,博士研究过市场吗,与市场趋势对抗吗?其次,目前已经熊了四年,牛市具备条件吗?另外,我的研究发现牛市是基本面、资金面、心里面、时间、空间五点共振的结果。但现在这些条件尚未同时具备,是否还有一轮新的下跌呢?

陶博士:我十几年前就知道这个一个研究结论,投资指数,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这6个月的累计投资收益,要远远高于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这6个月的累计投资收益。我而且用许多国家的指数进行了过验证。这里隐含一个意思是,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比较危险的月份,。当然并不是每年都是这样的。

飞鸟和鱼 问:尊敬的投资人陶博您好:猪年祝您股票长红,感些您无私的分享,给了无数蝇头乱撞的股民指明了很清晰的方向!致敬!我的问题是:您在月线翻转思路最后强调了,雪球的朋友万事皆圆提醒的:技术是表象,股票内在逻辑是重点,这里的重点:都包含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你在开仓前都已经准备充分了的吗;还是逻辑在,走势不及预期怎么选择呢;举例:猪预期一直在,但温氏不及牧原,你会中途切换不,以上只是举例!二是您有没有止损原则,如果有,哪些是触发条件!谢谢陶博,耽误您时间了,新年快乐!

陶博士:股票内在逻辑,我个人理解的重点是业绩持续增长的逻辑。有时候,我并不是开仓前都已经准备好了的,有时候,我是先上车再研究。我有止损原则

关于“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笙挽风]投稿,不代表欧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vna.cn/xwzx/202501-29411.html

(1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南笙挽风
    南笙挽风 2025年01月11日

    我是欧娜号的签约作者“南笙挽风”!

  • 南笙挽风
    南笙挽风 2025年01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能对你有所帮助!

  • 南笙挽风
    南笙挽风 2025年01月11日

    本站[欧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南笙挽风
    南笙挽风 2025年01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行业里面投资龙头公司还是相对低估公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联系我们

    邮件:欧娜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