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三步走一样,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预计2010~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的增长率为24%,到2015年的通用飞机保有量约为2500架,到2020年通用飞机保有量约为9200架。
第一阶段:市场培育期(2011~2015年)健全相关政策和完善传统通航作业。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16~2020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新兴市场兴起。
第三阶段:全面繁荣期(2020年以后)配套产业成熟和细分市场成规模。
私人飞机的发展趋势
中国通用航空器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
中国通用航空器的数量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机队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8月,中国内地在运营的通用航空器数量达2930架,相比于2019年底增长154架,相比与2014年的1505架几乎翻了一倍。机队规模的增速在2017年达到顶峰,并在之后的年份逐步回落。
涡桨和活塞固定翼飞机占比份额达50%
机队构成方面,涡桨和活塞固定翼飞机占到了2930架总数的50%。其中活塞固定翼飞机主要应用于飞行培训,而涡桨固定翼飞机凭借更强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农林作业、通勤运输、航拍航摄等领域。
直升机占到了机队总数的37%,主要应用于海上石油服务、空中巡查、农林植保、空中游览、电力巡线等领域。代表着高端出行的公务机则占到了机队总数的11%,尽管数量上占比不大,但由于飞机平均单价较高,从机队价值上来看同样不容忽视。
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的通用航空企业数量的增长态势与机队增长基本保持一致。截至2020年8月,中国现有实际运营中的通航企业443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相比2019年底增长仅17家。2018年为历年中增速最快的一年,相比上一年增加100家,增幅达37%。
但在随后的2019年和2020年,增速明显放缓,侧面反映出现有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市场竞争加剧,制约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仍然存在。
生产自主研发机型的厂商数量占比过半
中国尽管拥有这巨大的通用飞机市场潜力,但是在通用飞机制造方面起步晚、底子薄,在过去长期以来始终在努力追赶国外先进水平。截至2020年6月,中国国内已有32家通用航空器飞机制造商取得了中国生产许可证(PC)。其中生产自主研发机型的厂商数量占到了56%,直接引进或者收购的厂商占到了44%。
尽管从数量上来看自主研发的机型较多,但除了中航工业的“运”系列以及个别机型外,国内自主研发的机型大多为超轻型运动飞机,不适用于传统的通航作业,国内航空运动的市场也没有完全打开,因此市场占有率也很低。
通用航空飞行作业小时总体呈增长趋势 执照培训占比过半
通用航空飞行作业小时方面,2019年相比上年增长14%,首次突破一百万小时大关。而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关系,第一季度通用航空作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随着第二季度疫情得到基本控制,通航飞行作业基本恢复正常,并在三季度实现了对上年同期水平的反超。预计2020年全年飞行小时数较2019年会稍有回落,但仍将高于2018年的水平。
2019年,各通用航空飞行作业类型中,执照培训依旧占到了55%半数以上,其次依次为工业、农业、消费、交通运输和应急等。在当前工业和农业领域无人机有着逐步取代传统固定翼和直升机的趋势,但在通航消费(空中游览、跳伞飞行和个人娱乐飞行)、交通运输(包机和短途运输)和应急领域,仍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停止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急剧上升
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报告中提供相关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和2020年的暂停或终止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均远超之前的年份,而2020年前8个月停止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已超过2019年全年的数量。
2019年和2020年停止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主要为91部运营企业,其中又以直升机运营企业占大多数。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仍然未得到完全释放,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导致淘汰率的加大,而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也给企业带来了运营和资金层面的双重挑战。
同时,公务机业务的发展由于国内国际金融政治风险加剧而表现出疲软的态势,也导致了一部分以运营公务机为主的135部企业停止运营。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涡桨和活塞飞机市场:德事隆航空稳居第一
涡桨和活塞固定翼机队占整个通用航空器机队的50%,2020年机队总数达1472架,从数量上来看是构成通用航空器机队的最主要力量。
从涡桨和活塞飞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来看,德事隆航空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30%,旗下机型种类众多,其中赛斯纳172和赛斯纳208分别为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活塞和涡桨的机型。赛斯纳172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轻型通用飞机之一,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等领域。赛斯纳飞机与中航通飞于2013年合资成立的石家庄中航赛斯纳负责赛斯纳208的总装和国内客户交付,并提供原厂维修服务。
钻石以23%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单发活塞机型DA40和多发活塞机型DA42是其最受欢迎的机型。中航工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工业集团,以1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单发活塞机型运5和双发涡桨机型运12同样拥有可观的市场占有率。
——直升机市场:罗宾逊占据榜首
直升机机队占整个通用航空器机队的37%,2020年机队总数达1070架。从直升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来看,罗宾逊凭借R44和R22这两款“爆款”机型而占据榜首,占比达30%。总部位于法国的空客、美国的贝尔和意大利的莱昂纳多分别凭借23%、16%和10%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至四名。
——公务机市场:湾流霸占榜首
中国内地的公务机机队从数量上仅占整个通用航空器机队的11%,2020年机队总数达326架。从公务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来看,有着公务机中的“苹果”之称的湾流依然霸占榜首,市场份额达36%。
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庞巴迪、美国的德事隆航空、法国的达索和巴西的巴航工业分别凭借28%、13%、10%和5%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至四名。本田作为公务机行业的新进入者推出的HondaJet也凭借其超低的运营成本在中国崭露头角。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民航通航 解释一下吧。 低空领域将来很有发展前景的。
根据美林报告显示,内地富人会将三成半的资金投向汽车、游艇和飞机。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地逐渐放开低空空域的时候,飞机已经成为了富人们的新玩具。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以来,就有至少10架私人飞机交货,总值达5亿美元。在「中国私人飞机产业发展峰会」上,就有专家预测「中国私人飞机拥有量10年内将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预计到2020年,该公司交付至中国的私人飞机数量将达960架,中国有能力购买私人飞机的潜在客户将超过30万人。
资讯一: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军事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常在低空空域活动。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以理顺空域管理体制,使低空管理有章可循,从中可以解读到国家对空域的利用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私人飞机可以自由上天了吗?通用航空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
随着私人飞机拥有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由飞翔”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现实。
“几乎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做过这样一个关于‘飞’的梦。梦中,我挥舞着手臂就轻轻飞了起来,飞过窗棂,飞向蔚蓝的天空。”金汇通航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何驰,一直没有放弃“飞翔之梦”,从一开始的热气球,到滑翔机,再到私人飞机,他已经摸爬滚打了17个年头。
远望蓝天,何驰一如既往地期待。这一次,他的眼神多了一份坚定和信心。
私人飞机进入公众视野
“11月15日,从广州到温州,我的飞机要光明正大地飞一次。”浙江温州商人朱松斌说。今年3月,他未经审批驾驶罗特威Exec162型直升机上天,被媒体曝光。
朱松斌最多时曾拥有十多架飞机,已经52岁的他自诩为“黑飞”明星。
“不能再未经许可‘黑飞’了!为了这次合法飞行,我在层层报批,办理电台更换、沟通协调等手续已耗去了近8个月的时间。”朱松斌坦言。
2007年,朱松斌在温州举行的飞机展销会上看中了一款飞机。他热衷越野、摩托艇等速度项目,当即决定购买这种飞机。不久后,朱松斌通过代理商向民航规划部门提出购买申请,到民航适航部门申请适航许可证、电台执照、国籍登记证(这三种证件是一架飞机的合法身份证明,简称“三证”)。接下来,朱松斌又花费20万元在广州某通用航空飞行培训学校考取飞行执照。2008年,他拿到私人飞行执照,据说是浙江第一个拿到私人飞行执照的人。
近年来,有关私人飞机的新闻不时进入公众的视野。《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出台,让更多私人飞机拥有者寄予厚望。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买飞机容易飞上天难
拿到私人飞行驾照,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自由”飞行。除了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适航许可外,私人机主还必须提前向空管部门报飞行计划,“一飞一报”,审批的时间较长。此外,与私人飞机起降配套的机场数量也非常有限。
据介绍,私人飞机上天必须满足3个条件:获得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飞行执照,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的许可。
“现在是很多人买得起私人飞机,却飞不起。修理费、保养费等支出加起来,几年之后,一架飞机的价钱已经花出去了。”一位商人说,他之前咨询过,私人飞机的价格可以接受,但年复一年的附加费用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实在是太“烧钱”。
“真正难点在飞行许可上。简而言之,就是‘离地三尺要审批’。”何驰说,“私人飞机行业要想大发展,就必须实现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首要的是低空空域的分类划设问题。”
由于飞行许可、机场起降申请难,不少私人飞机拥有者把飞机交给航空公司托管。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改革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按照管制、监视和报告三类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撑;改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运行管理和服务效率等。
通用航空有望较快发展
因为担心“买了飞机也飞不了”,一直想拥有私人飞机的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继柱,最终选择了放弃。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印发,毫无疑问,通用航空发展面临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私人飞机也会飞得更自由。”邢继柱说。
专家也表示,未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推进,不仅私人飞机数量将会增加,医用、警用、救灾直升机较快发展都将成为现实。其他方面的牵引带动作用也将随之加大,比如飞机制造、维修,导航设备制造,航空培训以及农业高空作业、商用飞机石油勘探等都会被逐渐激活。
应当看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助推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会给通用航空带来一片广阔的天地,但并不是所有的“瓶颈”都解决了。
其中安全问题特别需要重视。由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法规不健全,部分私人飞行爱好者和通用航空飞行单位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违反规定、擅自飞行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不加以规范,将严重扰乱飞行秩序。
怎样保证飞行安全?相应的机场配套设施如何规划?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在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资讯二: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呼涛 毛海峰 余里)中国将开放低空空域的消息如一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业内人士预期,此举将为中国通用飞机的上下游产业带来数千亿的市场空间。小飞机将飞出大事业。
在16日开幕的第八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企业——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当日即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签署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备忘录,提升其直升机维修等业务水平。而15日,即空域开放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即领涨6.87个百分点。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慢,主要原因是低空空域没有开放。低空空域开放,标志着中国以前因政策条件所限而带来的通用航空发展不足的现状将发生改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斌说,“通用航空是小飞机的大事业。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开飞机,共舞蓝天。”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也第一次对中国低空空域的开放排定了时间表。
意见指出,中国低空空域开放将按照试点、推广、深化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改革,即2011年前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前在全国推广试点,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
有业内人士将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解读为,对中国私人飞机升空的“放飞”,此举将刺激并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这一天我期盼已久了,没有人想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摸摸地进行非法飞行。”浙江籍服装商人甘先生早在2008年就买了架直升机,但每次飞行前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麻烦而且耗时。因此,他和一些朋友只得找个荒郊野外练手,偷偷摸摸过瘾。
据估算,目前中国私人飞机的潜在消费者约有30万。
购买私人飞机的人都希望能随时驾驶飞机前往想去的地方,不必等待航班以及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然而,除了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适航许可外,私人机主还必须提前向中国空管部门报飞行计划,“一飞一报”,审批时间较长。
亚飞太平洋有限公司资深飞机销售经理李赫说:“自10月份传出低空空域要开放的消息,来咨询买飞机的人明显增多。截至11月上旬,公司在中国大陆卖出了10架飞机,比去年翻了一番。”
“低空空域开放的政策出台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通用飞机的发展,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会提前布局来投资这个领域。企业家们完全可以参照国家开放低空空域的时间表来安排投资。”精功(北京)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李晨说。
在珠海航展上,中国通用航空企业已经蓄势待发。山东潍坊天翔航空科技公司董事长成身棕说:“我的公司是生产直升机的。国家开放空域对我鼓励特别大,原来公司年产能力仅为30架,我已经做好准备从明年起提高到80架。”
业内人士也指出,低空空域开放后,中国的小飞机除了满足富豪个人休闲需要,在商务用途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很大。一些大公司可以购买小型公务飞机,开会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徐占斌说,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主力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今后会一方面整合哈尔滨、南昌、石家庄等地的通用航空力量,另一方面会在珠海加快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机型进行研制。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量引进一些5至6座的通用飞机先进机型,预计交易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通常在距离地面2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飞行。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私人飞机的销量仅为8架,去年售出15架,今年有望售出20多架。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意见的出台为国内通用航空产业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基础设施建设、飞机制造、人员培训、运营和后续的飞机维护等相关产业链都将从中受益。”有中国“私人飞机第一人”之称的云南星耀高科技公司董事长邓斌说,公司将斥资2亿到3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营基地,预计明年下半年内可建成。
“低空空域开放,让中国人的飞行梦想更为切近了。基础设施建设、飞机建设、飞行员培训、运行和维护等产业链条的每一环都将从中受益,”邓斌说。
关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恨桃]投稿,不代表欧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vna.cn/xwzx/202501-299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欧娜号的签约作者“恨桃”!
希望本篇文章《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欧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