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严格按照中学历史课本来说:
1。诞生: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中国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2。第一次发展高峰:1895年之后。由于《马关条约》的影响,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逐渐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兴办工厂,民族资本快速扩大(虽然还是不大);
3.“黄金时代”: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最初几年为建立工业做出了很多努力。广大工业和商业工作者以及对革命感到兴奋的爱国华侨积极投入。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外,外国公司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镇压和排斥。在战争期间,对许多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内外因素使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4.春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有国家的首都都回来了,许多国有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破产。一些战时出口热点消失,国家产业陷入萧条;
5.第二个发展高峰:过去十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鼓励经济发展,进行经济改革,在国家统一后,政局相对稳定(事实上,它可能是不是很稳定),民族工业再次发展起来。许多经济数据此后多年未被更新;
6.严重罢工: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战争的巨大破坏摧毁了一个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行动的民族工业。许多企业被日本人和日本人抓住了。在国民党区,由于战时制度的实施,经济监管得到加强,一些官僚机器遭到勒索,民族工业难以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7。崩溃:抗战结束后美货又大量涌入,国货受到挤压。战火频仍,国民政府对民族企业的盘剥越发严重,恶性通货膨胀更是令民族企业陷入绝境。
扩展资料:
民族工业是中国人在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建立的机器制造业。 洋务运动建立的军民企业应属于民族工业。 中国的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 江南机械制造局的成立,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1)建国初期(1949-1952),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2)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和转化方式,采取了一系列加工订单,统一采购和承销,分销和销售,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个体企业,整个行业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固定利率的支付。 国家资本主义从低到高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产阶级的和平救赎。
(3)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族工业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冷筠]投稿,不代表欧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vna.cn/xwzx/202501-453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欧娜号的签约作者“冷筠”!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欧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严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