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核能是20世纪人类的一项伟大发现,并已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1942年12月2日,著名科学家费米领导几十位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启动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核能时代。在这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核能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后,一种通过原子核变化而产生的新能源从此诞生。
第一座反应堆首次启动时,功率仅为0.5瓦。60年后,核能已占全世界总能耗的6%。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截至2002年底,全世界共有441台核电机组在运行,2002年共生产电力2.574万亿千瓦小时,约占当年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核发电量占本国总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立陶宛,达到80%,其次是法国,达到79%。
当前,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用掉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并排放大量的烟尘,这些有害的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核能不产生这些有害物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领导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替代能源。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就是核能。
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发生“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核聚变能是由两个轻原子核结合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迄今达到工业应用规模的核能只有核裂变能。核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氢的同位素氘(H,重氢)是主要的核聚变材料。氘以重水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氘的含量占氢的0.015%。1升海水中的氘通过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全世界海水中所含的氘通过核聚变释放的聚变能,可供人类在很高的消费水平下使用50亿年。2002年12月2日,我国新一代受控核聚变研究装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建成并举行开机仪式,为我国进一步参与核聚变研究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核能问世的准备时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1902年,她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E=mC2(C为光速,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有些元素可以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出三种看不见的射线。一种是α射线,就是氦原子核。一种是β射线,就是高速电子。一种是γ射线,就是高能光线。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当中子撞击铀原子核时,一个铀核吸收了一个中子而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能转换,放出很大的能量,并产生2个或3个中子,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核裂变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新产生的中子会继续引起更多的铀原子核裂变,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所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链式裂变反应。1946年,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工作的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核能,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能量。只有铀-233、铀-235和钚-239这三种核素可以由能量为0.025电子伏的热中子引起核裂变。它们都是核燃料,其中只有铀-235是天然存在的,而铀-233、钚-239是在反应堆中人工生产出来的。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仅为0.7%。
反应堆是通过受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将核能缓慢地释放出来的装置,是和平利用核能的最主要的设施。反应堆的种类繁多,一般是根据用途分为动力堆、生产堆和研究堆。动力堆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产生动力,进行发电、供热、推动船舰等。生产堆是利用中子生产新的核燃料。研究堆是利用中子进行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
为了实现核能的进一步发展,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核科学家正在研究与发展先进的核反应堆,进一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我国“863”计划正在研发两种先进反应堆。一种是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承担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高温气冷堆具有安全性好(不会对厂外公众造成危害)、发电效率高(蒸汽发电效率38%~40%,氦气透平发电45%~47%)、用途广(可进行煤的汽化和液化、制氢等)的优点。该反应堆已于2003年1月29日达到满功率并网发电。另一种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中国实验快堆。快中子反应堆的主要优点是可大大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从目前轻水堆的1%左右提高到60%至70%。该反应堆正在建造,其主厂房已于2002年8月15日封顶。
如果说20世纪核能的出现和发展是核能的第一个春天,那么现在核能正处于向第二个春天过渡的蓄势待发时期。让我们努力迎接核能新的春天的到来。
篇一
1: 主要能源来自什么?(A)
A核聚变 B核裂 C 氢、氧燃烧 D氦、氧燃烧
2: 太阳系中自转最慢的行星是 ( B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3: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24节气中的 ( C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4: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请问织女星位于哪一个
星座? ( C )
A、仙女座 B、室女座 C、天琴座
5: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B )
A阿姆斯特朗B、加加林 C、 查理.杜克 D杨利伟
6: 第三宇宙速度被称为什么?速度为多少? ( B )
A、脱离速度:16.7km/s B、逃逸速度:16.7 km/s
C、环绕速度:11.2km/s D、脱离速度:11.2 km/s
7: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
A、金星 B、水星 C、木星 D 土星
8: 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 B )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D、海王星
9: 我国第一座具有现代化的天文台是(B )
A、 北京天文台 B、紫金山天文台 C、凤凰山天文台 D、 上海
天文台
10: 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什么?(B)
A比邻星 B、比邻星 C、天狼星D、织女星
篇二
1: 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是 (C)
A、地球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2: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大致是( C )公里。
A、二百 B、三千 C、四万 D、五十万
3: 地球的年龄是(C)
A、 4600万年 B、 460万年 C、 46亿年 D、 4.6亿年
4: 月球绕地球绕转的周期是(C )
A、 12小时B、半个月 C、 一个月 D 一年
5: 月球上的"斑点"是怎样形成的(A )
A、 星体撞击的B、自然形成的C、兔子挖的
6: 为什么流星会有"尾巴"(A)
A、 与大气摩擦使其燃烧B、自身是火球 C、太阳光反射
7: 哈雷慧星以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它的周期是C
A、72~73年 B、73~74年 C、75~76年
8: 以下国家中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是(D )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中国
9: 惊雷初响,万物复苏描述的是下列那一个节气?(C)
A. 立春 B. 春分 C. 惊蛰 D. 清明
10: 全世界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建在贵州哪个县(B)
A黄平 B平塘 C望谟 D思南
篇三
1:轨道上的神州飞船主要分为哪两个部分?(B)
A. 轨道舱和载员舱 B. 驾驶舱和动力舱
C. 载员舱和货舱 D. 载员舱和能源舱
2: 运载火箭技术同什么军事技术有关?(A)
A. 洲际导弹 B. 巡航导弹
C. 原子弹 D. 无人驾驶侦察机
3:我们平常看见的太阳盘面,明亮耀眼,是太阳大气层的哪层(A)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磁球
4: 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它们看上去的大小A
A、差不多大 B、太阳比月亮大的多
C、月亮比太阳大的多 D、至少差20%以上
5: 世界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B )
A、方红一号 B、人造卫星一号 C、宇宙卫星一号
6: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C )天。
A 200 B 312 C 365 D 420
7: 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是(单位:公里)A
A、 384,000公里 B、 400,000公里
C、 380,000公里 D、 388,000公里
8: 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是哪国人?(C)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9: 乘坐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D)
A杨立伟 B 聂海胜和翟志刚
C 翟志刚和聂海胜 D 费俊龙和聂海胜
10: 乘坐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A)
A杨立伟 B 聂海胜和翟志刚
C 翟志刚和聂海胜 D 费俊龙和聂海胜
关于“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商东宁]投稿,不代表欧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vna.cn/xwzx/202502-579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欧娜号的签约作者“商东宁”!
希望本篇文章《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欧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普文章的有关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核能是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