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

网上有关“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什...

网上有关“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什么是肿瘤筛查?

所谓肿瘤筛查,是针对外表健康、没有症状的人群所采取的一种防癌措施,也就是通过简便有效且较为经济的检查措施,对无症状人群开展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相关癌症的死亡率。

肿瘤筛查是一种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哪些人要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有讲究的,这正体现了筛查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也正是其与一般健康体检的根本区别所在。癌症筛查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居住地、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有针对性选择检查措施。世界范围内,关于肿瘤筛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经达成较广泛的共识,有的则还有争议。目前主要是针对那些常见癌症而且有明确筛查手段的癌种,而像脑肿瘤、骨肿瘤等这些肿瘤就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目前不推荐筛查。

如何进行肿瘤筛查?

以下是常见癌症的筛查建议,具体实施(要不要做筛查,做哪些项目,如何做,如何随访复查等)建议找相关专科医生。

肺癌筛查

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发现的肺内结节,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的随诊和处理方案。

根据最新的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推荐,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建议肺癌筛查:年龄55至77岁之间;吸烟指数30包年及以上(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时间:30包年可以是每天一包,吸烟30年,或者也可以是每天两包,吸烟15年);过去15年一直有吸烟或者戒烟不到15年。

中国的肺癌筛查建议稍有不同,依照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2015年《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将高危人群定义为:(1)年龄50~75岁;(2)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①吸烟≥20包/年,或吸烟指数400年支以上(吸烟指数=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②被动吸烟者;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不建议常规进行一年一次的筛查。如果有某些症状,或有其它高危因素,建议向专科医生咨询,根据具体情况,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筛查。如果当前吸烟,应接受循证戒烟咨询。

乳腺癌筛查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指南建议,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20~39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0~45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45~69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70岁或以上,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⑴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⑵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CIS)的患者。⑶ 既往行胸部放疗。

宫颈癌筛查

21-29岁的女性:筛查从21岁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常规或液基巴氏试验筛查。

30-65岁的女性:每5年一次HPV检测加巴氏试验作为筛查(首选),或每3年进行一次巴氏试验(可接受)。

>65岁的女性:如最近10年内巴氏试验连续≥3次阴性,或HPV检测连续≥2次阴性,最近一次检测发生在最近5年内,应停止宫颈癌筛查。

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不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

年龄≥50岁,预期寿命≥10年的男性,在获得前列腺癌筛查潜在益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相关信息后,与医务人员一起商讨并在知晓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筛查措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同时进行或不进行直肠指检。

食管癌筛查

仅针对高危人群,符合下列①和②-⑥

中任一项者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年龄>40岁;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③有上消化道症状;④有食管癌家族史;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⑥

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中度异型增生每年随访一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等进行内镜下治疗。

胃癌筛查

仅针对高危人群,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也可以先采用非侵入性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等作为初筛手段,筛出胃癌高风险人群,再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似乎更为可行。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结直肠癌筛查

一般人群筛查: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76~85岁,根据当事人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如果决定继续筛查,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年龄>85岁具: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

高危人群(结直肠癌治愈性切除史、腺瘤性息肉史、一级亲属结直肠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持续炎症性肠病、已知或怀疑存在遗传性综合征如Lynch综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应进行更高强度的筛查,包括更早开始筛查,更高频度筛查。

肝癌筛查

仅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谈癌色变,十大高发癌症筛查及预防指南

一、肺癌

高危人群:50-70岁且包含以下条件之一者

1.吸烟230包/年;2.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3.有职业暴露史 (石棉、氢、钹、铀、铬、镉、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至少1年;4.被动吸烟超过20年者,包括曾吸烟30包/年,戒烟不足15年者。

早筛方法:胸部低剂量螺旋CT (LD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每年进行1次DLCT复查。

如何预防:1.控烟;2.避免危险因素暴露;3.避免室内外空气污染;4.做菜开抽油烟机、少爆炒、少油炸。

二、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1.男性,年龄≥45岁;2.体质指数[计算公式:体重(千克)/身高(米)2]≥24kg/m2;3.结直肠息肉史;4.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5.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症。

早筛方法:建议超过45岁以上的人群,可先进行直肠癌风险评估问卷,在进行简便的结直肠癌筛查,如粪便隐血检测。

如何预防:1.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健康饮食,塔加姐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戒烟限酒,避免其对消化道长期的炎性刺激。

三、胃癌。

高危人群:1.老龄,年龄越大风险越高;2.门螺杆菌感染;3.高盐饮食、烟熏煎烤炸食品,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过多;4.长期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菜饭、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等不良饮食习惯;5.吸烟与饮酒;6.有胃癌家族史;7.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可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贲门胃癌的重要风险因素;8.糖尿病、肥胖、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因素等也可能与胃癌发生有一定关联。

早筛方法: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如何预防:1.降低食盐摄入,少吃腌制、烟熏、油食物及红肉、经加工肉类,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2.细嚼慢咽、戒烟限酒;3.重视胃上皮内癌变、慢性要缩性胃炎、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和胃肠上皮化生等胃部疾病,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4.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治疗。

四、乳腺癌。

高危人群:1.45-74岁女性;2.月经初潮年龄≤12岁;3.绝经年龄≥55岁;4.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5.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史,或二级亲属50岁前有2人及以上患乳腺病或有2人及以上患卵巢癌;6.使用“性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半年或以上;7.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半年或以上;8.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短于4个月;9.无活产史或初活产年龄≥30岁。

早筛方法:45-74岁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X线提影联合超声筛查。

如何预防:1.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2.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多吃蔬菜、保持体重;3.倡导母乳喂养。

五、肝癌。

高危人群:男性45-74岁,女性50-74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2.内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史;3.肝硬化病史;4.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肝癌史.

早筛方法:建议高危人群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测。

如何预防:1. 接种乙肝疫苗;2.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3.及时治疗和控制代谢性疾病;4.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花生、玉米等,避免黄曲霉毒素暴露。

六、食管癌。

高危人群:据我国经验,满足以下三条被定义为食管癌高危人群:1.年龄45-74岁;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食管上皮内瘤变病史。

早筛方法:建议高危人群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如何预防:1.少吃腌制食品、红肉类食品、加工肉类及油炸食品;2.合理饮食,营养平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霉变食品;3.戒烟限酒,避免烫饮、烫食。

七、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1.具有甲状腺癌既往史和家族史者;2.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3.由于其他疾病,头颈部接受过放疗的个体;4.甲状腺结节>1厘米,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5.甲状腺结节>1厘米,伴预部淋巴结肿大;6.低碘或高碘饮食人群。

早筛方法:甲状腺筛查实际证据较为不足,不推荐在一般人群中开展甲状腺查。

如何预防:1.加强职业防护措施,避免辐射因素过度暴露;2.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暴露;3.健康生活,合理饮食,维持适量碘摄入,增加运动;4.合理疏导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八、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1.年龄>50岁;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3.年龄>40岁且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微克/升。

早筛方法:建议50岁以上且身体状况良好的男性定期体检,高危个人可每2年进行1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如何预防:1.减少低动物脂肪摄入;2.适当饮用绿茶,增加大豆、水果、蔬菜和维生素E的摄入。

九、胰腺癌。

高危人群:年龄≥50岁目符合下列一条者:1.有CDKN2A、TP53、BRCA2等胰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2.有胰腺癌家族史;3.有慢性胰腺炎、粘液性胰腺囊肿病史者;4.糖尿病史者,尤其是50岁以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5.长期吸烟、饮酒人群;6.超重(体质指数≥24)人群。

早筛方法:目前胰腺癌查实际证据较为不足,不推荐在一般人群中开展胰腺癌筛查。

如何预防:1.及时治疗和控制糖尿病;2.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3.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4.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采取乐观的生活态度。

十、宫颈癌。

高危人群:1.高危型HPV感染者;2.具有HIV感染史或者性传播病史;3.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者;4.既往因子宫癌癌及前病变接受过治疗者。

早筛方法:根据我国子宫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有性生活或已婚女性的筛查起始年龄为25-30岁,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检查,HIV感染者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可酌情提前。

如何预防:1.接种HPV预防性疫苗;2.避免高危性行为;3.推迟初次性行为年龄;4.不吸烟或戒烟;5.积极预防并治疗慢性宫颈炎等疾病。

关于“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星mio]投稿,不代表欧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vna.cn/xwzx/202502-59307.html

(2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晓星mio
    晓星mio 2025年02月11日

    我是欧娜号的签约作者“晓星mio”!

  • 晓星mio
    晓星mio 2025年02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能对你有所帮助!

  • 晓星mio
    晓星mio 2025年02月11日

    本站[欧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晓星mio
    晓星mio 2025年02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什...

    联系我们

    邮件:欧娜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